在中国鲍鱼是海味八珍之一,具有数千年烹饪哲学饮食文化的中国是最懂得烹制及欣赏鲍鱼的国家,早在公元6世纪之前,中国的鲍鱼饮食文化就已经传播到日本和韩国,后来东亚人又把食鲍鱼习俗传播给了整个世界。
干鲍
但这个生物学上极为普通的贝类生物产地并非仅限于中国,全世界目前发现的约有近100多种鲍鱼,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几乎在全世界都有这种美味食材的踪迹,这其中来自南非的鲍鱼是极为珍贵的品种之一。

口感细腻柔润,外形之高贵典雅,在极为讲究烹饪文化的中国,南非鲍鱼作为珍贵高档食材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

南非鲍鱼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珍贵的鲍种之一。其孔雀鲍个头大、口味独特广受美食家的喜爱。

在南非鲍鱼被当地人称为珍珠鲍,Perlemoen这个名字源于古老的荷兰语单词,意为耳形外壳内发现的彩虹色珍珠母。
珍珠鲍是该国海岸线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海岸,通常在离岸9至14米的浅水珊瑚礁上发现,更喜欢吸附在岩石基质。海藻、海带是它们的天然食物来源。

南非鲍鱼是生长缓慢达到成熟需要7年,法定采捕年龄在8-10岁之间。野生鲍鱼的捕捞是在总可捕量(TAC)制度下管理的,但是偷猎和过度捕捞意味着这些腹足动物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补充它们的种群。

曾几何时,南非鲍鱼一度成为其主要出口资源,但由于严重的非法捕捞及过度捕捞,政府不得不严格限制管控。

南非鲍鱼渔业划定了7个单独区域进行严格管理。
为避免过度非法捕捞对南非稀有鲍鱼种群造成毁灭打击,南非商业水产养殖企业正把鲍鱼重新提上日程。
南非农林渔业部(DAFF)资料显示,近年来在南非大约有12个官方登记的鲍鱼养殖场,7个为协会会员,其中大部分在开普敦市沿海地区设厂。

南非连接海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会处,那里水流湍急、养分丰饶,是得天独厚的鲍鱼产地,养殖环境的健康水质使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南非鲍鱼具有肉质爽甜、鲜味浓郁的特点。

鲍鱼养殖场一般建在岸边,以保持流动海水的供应,维持鲍鱼生长。
幼小的鲍苗在“荷碗”中仿佛一粒粒碧玉珍珠。
三个月后,鲍鱼苞变得对光敏感。

然后,它们被转移到装有黑色“交通锥”的罐子里——这是一种小的圆锥形遮荫物,它们白天藏在那里,晚上出来觅食。

大珠小珠落玉盘
在这个阶段,它们吃石莼、海苔等作为主要食物。这种新的食物来源改变了它们的颜色,它们的壳从栗色变成了海蓝宝石色。

随着鲍苗不断长大,加上养殖工人的细心呵护,鲅鱼正在一天天茁壮成长。

鲍鱼场每小时会注入上百万加仑海水,以保持场内海水流动,池内同时养有海藻,借以观察海水的质量是否适合鲍鱼生存以及为鲍鱼提供食物。

成贝以后的鲍鱼,为了保持养殖鲍鱼能达到野生鲍鱼的质素,鲍鱼场每年均会将约150万只养殖鲍鱼放置在当地多个海岸让其自由成长。

还密切观察和跟进,保证了养殖鲍鱼的品质不属于以前的野生种类。
鲍鱼很娇气,养殖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所以,科学的净水方法必不可少。

贝壳似孔雀开屏
南非鲍鱼其肉质细嫩、鲜味浓郁做法也多变。


南非鲍韧实,炆煮太久会变韧,只宜花汁煎,鲜美之馀又吃得出韧劲。

六头的南非鲜鲍,隔水蒸后再淋上以鱼豉油及蚝油煮成的汁酱,鲜味十足。新鲜南非孔雀鲍鱼,鲜脆可口,令人一食难忘。
文章来自文章来自易网聚鲜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易网聚鲜”
部分图片和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州国际渔博会,是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国际品牌展会,这也标志着展会的国际化水平和专业程度,汇集全球范围内的渔业、水产养殖、餐饮、冷链翘楚,数十场大型专业高峰论坛同期举办。
欢迎国内外企业参展、参观2021年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
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
同期举办: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水产养殖博览会
时间:2021年9月24-26日
地点: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参展/参观请联系:020-66319008
